发布时间:2021-07-29 15:45 来源:播乐乡人民政府 作者:沾益区播乐乡 浏览次数:11425
近年来,播乐乡坚持以党建引领发展,把发扬革命精神、发掘红色资源作为工作重点,讲述红色故事、传承红色基因、打造红色品牌,为全面落实“一城三线三片一基地”党建规划、推动建成“云南省红色文化旅游小镇“和“曲靖市绿色食品示范乡”提供了不竭的强大精神动力。
红色文化渊远流长
1928年,温培群响应五四新文化运动民主、科学的号召,创办了新式教育的偏山小学。1930年温培群在建新村创办了播乐两级小学,效仿陶行知晓庄模式办学,提倡教学做合一,知行结合,建成能容纳600余人的学校。1935年4月和1936年4月,中国工农红军两次经过播乐,在播乐地区播下了革命的火种。1937年夏,抗日战争爆发后,中共云南省工委派共产党员樊子诚到播乐小学开展革命活动,建立农村革命据点,逐步发展成立了中共播乐小学支部、中共沾益特别支部、沾益中心县委等党组织,先后发展党员80多人,发展“农民解放社”社员500多人,并在沾益、富源、宣威、曲靖等县建立了40于个革命据点,为“九五”播乐起义在组织上提供了保障。
云南讨蒋自救军第一纵队第三支队,成立于1948年初,建立之初是以陆良县龙海山区贫苦农民为主的100余人的小游击队,经过多次战斗,部队扩大整编为讨蒋自救军第一纵队第三支队。8月初三支队北上接应滇东北武装起义,于8月中旬接应宣威宝山地区起义,9月3日,到达洒宇村等待支援播乐中学起义。1948年9月5日,按照云南省工委指示,在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三支队的接应下,播乐中学全体师生及附近农民共570余人发动了反蒋武装“九五”起义。翌年2月,起义队伍与沾、宣等地农民武装,及三支队分出部分人员组成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永焜支队,后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滇黔桂边区纵队第六支队,部队转战多地,扫除了多股地方反动势力,有效防止了国民党残余部队外逃,为云南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,书写了光辉的历史篇章,立下了不朽功绩。
红色教育“沉浸式”体验
1949年9月6日被国民党89军烧毁的播乐中学,于1982年恢复了重建,同时建成沾益“九五”播乐起义纪念馆、“九五”起义纪念碑。1998年,“九五”起义纪念馆被云南省委、省政府命名为“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”,“九五”起义纪念址被公布为“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”。
近年来,播乐乡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础,建成了革命烈士陵园、革命烈士纪念碑和74个烈士墓,规划建成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,占地面积800平方,设有4间教室,报告厅1个,可容纳300余人教学,为提升党员干部素质、加强党性锻炼提供了实体平台。同时,结合红军长征两过播乐实际,将革命传统教育“长征路”与做好党性教育“红色课堂”相结合,打造了4.8公里长征路线,对红军长征路过播乐时使用的水井,描绘的标语,居住的山洞进行保护提升,规范讲解和参观路线,用好红色资源这一“鲜活教材”,通过课堂导学、远足拉练、志愿服务3个主要活动环节,让前来培训的党员干部在回顾党史中坚定信仰,在实践感悟中强化忠诚。今年,播乐乡推出“九·五”播乐起义专题纪录片、VR看播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样式活、视角新的学习形式,让不能到基地的研学者也能在互联网上进行VR全景研学,在线听取专业讲解,身临其境地了解“九五”起义的历史背景、意义,深刻领悟“九五”播乐起义的精神和内涵。
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,一批又一批的机关、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走进这里,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主题党日活动,感受“九五”播乐精神,接受红色文化熏陶,淬炼党性、坚守初心。播乐乡“九五”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接待党史学习教育100余批次7000余人,承接党员教育培训班次1次300余人,组织开展“万名党员进党校”、村组干部能力素质提升等教育培训3班次,培训党员干部600余人次。
红色党建激发动能
抓实“小支部”推进“大工程”。建立“一切工作到支部”的导向,严格党员教育管理监督,让基层党支部在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先导作用,使党支部先强起来,党的工作先做起来,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和带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。以巩固支部规范化建设成果为抓手,对所有党组织进行“过筛子”体检,评定先进党组织16个,中间党组织56个,后进党组织8个,建立“问题清单”、明确整改要求和整改时限,建立乡党政班子领导挂点党支部联系点制度,督促挂点联系支部落实基层组织生活制度,切实加强“三会一课”等组织生活标准化规范化建设,推动整改晋位,提高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力。2021年,播乐乡共创建区级示范党支部2个,推荐获评曲靖市优秀党务工作者1名,沾益区优秀共产党员4名,优秀党务工作者3名,先进基层党组织2个。组织评选表彰乡级“两优一先”对象50个(30名优秀共产党员、15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和5个先进基层党组织)。
抓实“微网格”提供“微服务”。播乐乡坚持抓党建促基层治理,根据村组数、户数、人口分布情况,划分408个治理网格,明确乡、村、组、户四级立体网格功能定位和工作职责,村党组织紧紧围绕群众需求,在网格中抓共建、抓服务,不断把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落到实处,将好事办实、把实事办好,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。截至目前,播乐乡组织动员全乡80个党组织、1163名党员扎扎实实为民办实事70余件,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14支,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50余次,拉近了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距离,“映入”群众心中、获得群众“点赞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