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1-08-20 10:58 来源: 作者:沾益区教体局 浏览次数:5964
自党史学习教育以来,沾益区教体局强化问题导向,紧盯教育体育目标任务,用心用情用力坚决把群众关心、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头等大事,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,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疫情防控工作。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。当前,疫情起伏反复病毒频发变异,给疫情防控带来更大的挑战和压力,教体系统各级各学校干部职工从党史学习中汲取强大力量,主动放弃假期休息时间,舍小家顾大家,全力以赴、勇于负责、敢于担当 “外防输入、内防反弹”的艰巨任务,压细压实疫苗接种工作和校园管控工作,针对残疾、孤儿或离疫苗接种地较远的学生,由专门的教师接送完成疫苗接种,确保疫苗接种人员信息精准、接种人数信息精准,以过度是责任高和使命感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校园安全两手抓,两不误,守护好一方平安;借用微信群、QQ群、家长群等上传上级部门相关疫情防控知识文件等加大宣传力度,确保一盘棋宣传行动,营造宣传到校、辐射到家、延伸到村全覆盖的良好氛围;教育引导师生、家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科学佩戴口罩、勤洗手、常通风、不聚集、保持安全社交距离、出行扫码等;协同家长加强了对学生上网的监督和管理,提醒学生辨别虚假信息,不造谣、不传谣、不信谣,积极宣传抗击疫传播正能量。
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“七个专项行动”。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,教体系统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内容,紧扣爱国卫生 “7个专项行动”整治工作,各级各学校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以上率下先锋模范带头作用,常态化开展以“学党史办实事 爱国卫生众参与”专项活动,定期不定期的对校园环境进行清扫卫生死角,对卫生区域进行了全面清扫整治,共同守护“绿色校园”,把爱国卫生“7个专项行动”融入工作和生活,从自身做起,从小事做起,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.推动形成文明健康、绿色环保生活方式,营造干净、卫生、清洁的校园环境,助力人居环境提升。
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师德师风建设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,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。教体系统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, 进一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与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,各级各学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部印发的《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》,进一步让教师们明确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底线,深化了师德师风建设,各级各学校结合实际,分别从坚定政治方向、自觉爱国守法、传播优秀文化、潜心教书育人、关心爱护学生、坚持言行雅正、遵守学术规范、秉持公平诚信、坚守廉洁自律、积极奉献社会等方面进行了学习,引导广大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,时刻自重、自省、自警、自励,自觉做以德立身、以德立学、以德施教、以德育才的楷模,不断增强责任感、使命感、荣誉感,深化师德师风建设,规范职业行为,明确师德底线,做学生文明言行的表率,做学生专业学习的榜样,做学生高尚品德的楷模,做一名“有理想信念、有道德情操、有扎实学识、有仁爱之心”的好老师,自觉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者,努力成为学生锤炼品格、学习知识的、创新思维、奉献社会的引路人。
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建设。教体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,紧紧围绕“培养什么人、怎样培养人、为谁培养人”这个根本问题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深入挖掘各类课程、各教学环节育人功能,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,开展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基本理论研究,围绕教学理念一体化、目标一体化、内容一体化、师资一体化、方法一体化、评价一体化和机制保障一体化等基本问题展开研究,构建中小学思政课集体备课平台、思政课教学资源共享平台、思政课教师定期培训、学习交流平台,为中小学思政课老师提供一个共同学习和交流的平台,形成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、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协同育人格局,实现价值塑造、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,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;准确把握课程思政内容体系,明确建设目标;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,打造示范课程;充分发挥互学互帮作用,凝练教学团队;扎实推进课程思政研究,形成示范引领;整体推动思政育人改革,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示范学校;全面启动教育教学改革,转化教研成果。
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“清廉学校”建设。沾益区教体系统结合8月12日曲靖全市教育体育系统 “清廉学校”建设电视电话会会议精神,紧紧抓住党史学习教育契机,科学制定了沾益区教体系统《清廉学校实施方案》,做到党史学习与清廉校园建设互促互进,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“学党史、悟思想、办实事、开新局”总要求,把握“学史明理、学史增信、学史崇德、学史力行”目标,加强师生清廉教育,营造崇廉尚廉、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,要求各级各学校要以构建“清廉校园”建设体系为目标,实施“清明政风、清净校风、清正教风、清新学风、清纯家风”五大行动,采取“课题式谋划、专题化推进、问题式督导”,重点聚焦“四类对象”: 围绕培树“清廉校长”,坚持规范与监督并重,以学校章程建设为抓手,压紧压实主体责任,构建“依法办学、自主管理、民主监督、社会参与”的现代学校制度; 围绕成就“清正教师”,要坚持“正向引领”与“反向约束”并重,在争做“四有好教师”的同时,列出“师德师风负面清单”,严明为师的“底线”、从教的“高压线”; 围绕培育“清雅学生”,要坚持渐进性与实效性并重,小学重在“启蒙、感召”、扣好第一粒扣子,初中重在“明理、立志”、迈好第一个台阶,高中重在“修身、践行”、走好人生第一步,使不同年龄段学生循序渐进地接受廉洁教育; 围绕打造“清馨家庭”,坚持“小手拉大手”与“大手牵小手”并重,倡导“好家风育好孩子”理念,鼓励学生当好“家庭廉洁小监督员”,实现“教育一个孩子、带动一个家庭、辐射一个社区、影响整个社会”的良性互动,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工作,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,扎实推进“清廉学校”建设工作,实现学史明理、学史增信、学史崇德、学史力行,以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,用如磐初心凝聚奋斗伟力,为打造优质教育聚集区贡献力量。
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学生资助工作。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,是促进教育公平、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,是教育事业全面、协调、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,对于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和完成学业、巩固提高各学段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。教体局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为群众的解难题、办实事的不竭动力,不断完善从幼儿到大学的资助政策体系,织牢织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网络,实现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应助尽助。教体局印发了《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摸底工作的通知》,各学校(幼儿园)按要求向学生发放了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摸底登记表》,学生及家长对照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申请办法》,向班级提交申请以及相关佐证材料,班级初审后将结果提交学校,由“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工作领导小组”严格按照工作程序评议、审核,公示无异议后,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人数报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,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认真摸底的基础上,和区财政局联合下发了“关于下达2021年春季家庭经济困难幼儿资助金的通知”“关于下达2021年春季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资金的通知”“关于下达2021年春季学期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的通知”“关于下达2021年春季学期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的通知”; 加强与民政、扶贫办、残联的沟通与协调。学期初面向全区中小学在校生发放困难学生信息调查表,摸排在校学生家庭情况,摸清底数、瞄准对象,构建覆盖每所学校、每个贫困家庭学龄人口的档案信息,按时间节点扎实推进,实现“三个不落”,即“不落一校、不落一生、不落一户”;同时,资助资金发放后及时填报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,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“一人一档”动态监管,确保资助对象精准,扎实推进学生资助工作科学化、精准化,不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与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相结合,真正做到学党史、悟思想、办实事。
下一篇:没有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