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央人民政府云南省人民政府曲靖市人民政府

今天是2025年08月28日 星期四 登录繁体中文支持IPv6

无障碍浏览长者模式

当前位置: 首页 要闻动态 部门信息

要闻动态

部门信息

沾益海峰管护局:强化资源监测,筑牢生态安全坚实屏障

发布时间:2025-04-11 15:59 来源:沾益海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作者: 浏览次数:979

为切实维护生物多样性,保障生态安全,沾益海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近期组建专项队伍,深入大黑山区域,积极开展资源监测与巡护工作。此次行动将人工巡查与先进科技手段有机结合,对保护区的生态现状展开系统摸排,致力于织密生态保护网。

踏勘监测:多维度采集生态数据

49日,由管护局8名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组成的监测队,携带望远镜、GPS等专业设备,踏上了资源巡护与监测的征程。他们徒步穿越海拔在1800-2400米之间的针阔混交林带,这片区域地形复杂、植被茂密,给监测工作带来诸多挑战。

在密林中,技术人员凭借专业技能,精心开辟临时样线,并利用GPS设备沿途精准记录轨迹。在巡护过程中,他们重点排查盗猎陷阱、非法采集痕迹,不放过任何一处可能威胁生态安全的蛛丝马迹。同时,针对保护树种,尤其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香果树,技术人员认真采集其生长数据,仔细测量优势树种的胸径、冠幅,详细记录伴生植物的分布情况,为深入了解保护区的生态结构和植物生长状况积累了宝贵资料。

红外布防:构建生态天眼网络

    在巡查过程中,监测队发现了豹猫脚印、野猪刨痕等兽类活动迹象。为进一步掌握大中型兽类的活动情况,团队在沟谷水源地、路径交汇处等关键位点,新增布设10台红外相机。

在安装红外相机时,技术人员严格遵循隐蔽性+功能性原则。他们将相机固定在树干上,距离地面50-80厘米处,调整为斜向下拍摄角度,确保能够清晰捕捉兽类活动画面。每台设备设置为24小时触发,采用“5张照片连拍+30秒视频的记录模式,全方位记录兽类活动。同时,为避免强光直射影响拍摄效果,技术人员巧妙调整镜头角度,并在相机表面涂抹泥土、苔藓进行伪装,最大程度降低对兽类的惊扰。此后,管护局计划定期更换电池及存储卡,持续监测大中型兽类的活动节律、种群数量特征,为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。

未来,沾益海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将持续借助科技力量,深入开展保护区资源监测工作,全方位守护生物的生存环境,不断提升保护区的生态保护成效,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贡献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