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3-10-23 11:07 来源:德泽乡 作者: 浏览次数:3326
近年来,德泽乡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,坚持各民族“共同团结奋斗、共同繁荣发展”民族工作主题,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创建工作,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,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。
加强组织引领,促进民族工作理论“满枝丫”。做好民族工作,事关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,事关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,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,因此德泽乡把民族工作放在重要位置,成立由乡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,将民族工作纳入乡年度工作计划中,指定专人负责,做到有计划、有措施,目标明确,责任到人。同时,充分利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、乡村干部工作会议、主题党日、每周一学、院坝会、入户走访等形式,加强对民族政策的宣传和学习,切实提高民族工作的学习覆盖面和社会知晓度,提高乡、村、组领导干部对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,达到学以致用,用以促学,学用相长的目的,营造出学习贯彻各级民族思想的良好氛围。
推动乡村治理,促进少数民族村寨“焕新颜”。把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村落环境治理摆在突出位置,围绕人居环境提升为目标,将辖区12个村委会责任分区具体负责,进一步改善德泽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容村貌,焕新民族团结美丽乡村。以打造集镇、高速公路连接线、省道松会线、乡村道路、河道沿岸绿化为重点,“植”树增绿,厚植底色。对干线公路及沿河道路、集镇街道街容街貌、门前“三包”、占道经营、机动车乱停乱放等突出问题进行常态化管理,并积极营造农村环境卫生人人有责、环境保护人人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,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环境卫生逐渐向好。
常抓乡风文明,促进群众精神风貌“走前沿”。深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工作,着力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精神风貌。各村成立了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、其他两委班子成员和村内德高望重的老党员、老干部、老乡贤为成员的移风易俗领导小组。坚持把禁止大操大办红白喜事纳入村规民约重要事项,广泛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,从群众意见最大、反映最强烈的环节入手,修订完善了《村规民约》,并制定了符合村情实际的《红白理事会工作管理制度》等管理制度,用制度化的形式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。同时,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,积极开展好媳妇好婆婆、美丽庭院、红灰黑榜等评选活动,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,用先进文化占领全村的思想阵地,辐射带动乡村文明创建工作,实现精神文明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效结合,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打基础。
挖掘特色文化,促进民族文化“结硕果”。深入挖掘、继承、创新优秀的民族风俗文化,加强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传承保护。以传统节日和活动节点为契机,举办“我们的节日”“中华民族一家亲”等活动,营造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。多角度融合民族团结文化元素,发展民族特色产业,广泛宣传民族大团结思想,助推德泽高质量发展结出累累硕果。